在昨天(4月25日)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根据《环境保护法》拒绝,不受国务院委托,就2015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已完成情况不作报告。 按照《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已完成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征询和审查会国务院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已完成情况的报告,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制度规定的一项最重要措施,也将为地方人大积极开展这项工作获取糅合。 据报,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征询和审查会国务院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已完成情况的报告,将之作为每年例会积极开展的监督工作。
环境污染轻、生态损毁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依然引人注目 陈吉宁在报告中认为,2015年,全国环境质量更进一步提高,但环境污染轻、生态损毁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依然引人注目。 在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合格,占到21.6%;优良天数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3.2%;粗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微克42.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微克24.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分别为2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34微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皆合格。空气质量总体呈圆形提高趋势,但污染程度仍较高,部分地区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高发。
粗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微克天数占到总微克天数八成多。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超过或好于Ⅲ类水质的国控断面比例为64.5%。积极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中,有92.6%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合格,86.6%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合格。地表水水质大位中趋好,但部分水体污染问题引人注目。
2015年,超过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断面比2010年提升14.6个百分点,差Ⅴ类水质比例上升6.8个百分点。将近八成差Ⅴ类水体集中于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
城市白粪水体大量不存在。14个富营养化湖库无明显改善。近岸海域局部污染相当严重。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方面,总的点位微克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微克率为19.4%。长三角、珠三角、东北杨家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更为引人注目,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微克范围较小。
生态环境状况方面,全国森林、湿地、草原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土地沙化面积增加6%,石漠化面积增加4.7%;大自然海岸线长度增加10.5%,海岸带大自然湿地增加14.9%。
本文来源:BOB官网app-www.sdjqhw.com